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后锚固是什么意思?
后锚固技术是一种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方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钻孔,注入高强度耐久性胶粘剂,并插入加固材料,形成一种新的加固层,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以下是后锚固技术规程的一般步骤:
设计方案: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加固要求,确定后锚固的位置、孔径、深度、密度和加固材料等参数,并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
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钻孔,清除孔内杂物和灰尘,确保孔道干净。
清洗孔道:用压缩空气或水冲洗孔道,清除孔内杂物和灰尘,确保孔道干净。
安装套管:将套管插入孔道中,确保套管与孔道之间的间隙适当,并用胶粘剂粘合。
注入胶粘剂:将胶粘剂注入套管中,确保胶粘剂充满孔道,并避免出现气泡和空隙。
安装加固材料:将加固材料插入套管中,确保加固材料与胶粘剂之间的粘结牢固。
养护:在胶粘剂固化之前,对加固区域进行养护,确保胶粘剂和加固材料充分固化和粘结。
需要注意的是,后锚固技术的具体规程可能因加固对象、加固要求和加固材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外,后锚固技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保证加固效果和安全性。
拉结筋植筋规范要求?
1、一般设置于砖墙与砼构件交接的部位,通常情况下沿墙按照高500mm的间距每排两根,升入砖墙内1000mm,其钢筋一般采用预留或化学植筋的形似来满足要求。
2、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中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50d,且其水平或垂直弯折段的长度不宜小于20d和150mm;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5d。
3、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应居中置于灰缝中。砌体外露面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植筋植入混凝土长度不到12d,应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规定的12d。
2、钻取孔洞过小,钢筋与洞壁间结构胶过少。钻孔太小,孔洞不能容纳植筋胶,导致和洞壁结合太少。
3、植筋胶灌注不到最里面,只在洞口,或者就根本未灌胶,只是用钢筋沾了植筋胶直接插入,这样只会把植筋胶集中于孔洞的外端,里面没有植筋胶,植筋胶应该全部注入空中达到12d长度。
4、没有清理钻孔,打孔以后里面的灰尘较多,植筋胶和灰尘混合不能发挥粘合力。
5、植筋胶粘度不够,在购买采购植筋胶就应该注意,植筋胶应该可以用50年。
二次结构拉结筋植筋规范要求如下:二次结构和砌体的拉结筋植筋间距不大于600毫米,一般为500-600毫米,植筋有的钢筋直径为6-8毫米,直径钻孔深度为不小于100毫米或10d较大者。植筋钢筋的长度为750毫米。植筋后24小时要进行拉拔试验。
悬挑梁钢筋锚固做法?
悬挑梁钢筋锚固是指将钢筋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技术。下面是悬挑梁钢筋锚固的做法:
1. 首先需要准备好要锚固的钢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长度和直径。
2. 在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中设置锚固装置。锚固装置要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标准。
3. 将要锚固的钢筋通过锚固装置,将其位置确定在预留孔中。要保证钢筋与锚固装置之间有足够的间隙,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充分粘结。
4. 用专用的灌注胶将预留孔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埋入混凝土的长度和胶液的使用量要满足设计要求。
5. 在灌注胶固化后,检查钢筋的位置和固定效果。如有不良情况需及时进行修复。
6. 最后,对钢筋进行拔力试验,确保钢筋的固定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悬挑梁钢筋锚固要在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确保固定效果牢固可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