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要求?
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和内部最高温度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666)计算。
(2)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开不宜大于50℃。
(3)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以内40-8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的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 且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25℃。
(4)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措施是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凝管。在浇筑过程中通冷水循环,达到降低内部温度的效果。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高的原因是水泥的水化热产生大量热量。
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冬季施工混凝土外部还要采取保温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降外保’。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时间?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有明确的要求。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不宜大于20摄氏度,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摄氏度。同时砼浇注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摄氏度每天,砼浇筑体在入模温度的基础上温升值不宜大于50摄氏度。在夏季炎热季节施工砼入模温度不宜查过30摄氏度;冬期施工时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摄氏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温度控制有何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环境温差大于20度时如何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需要考虑两个温度控制:1)控制内外温差或温度梯度,因为受内部(自身)约束,过高温度梯度(一般大于20度/米)会导致温度应力裂缝。2)控制混凝土最大温度升高,因为混凝土峰值温度越高,降温过程的收缩就越大,受到外部约束产生裂缝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如果水的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大多数情况如此),则水有表面降温作用,同时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能够消耗大量热量,两种作用会显著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增大温度应力裂缝的危险性。所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不宜洒水养护。对于薄壁结构,洒水养护增大温差的作用相对较小,而有助于降低整体结构的温度升高。
保温养护提高了混凝土表面温度(一般高于环境温度),能够降低内外温差,缺点是增高了混凝土的峰值温度。在低温环境,保温养护对于降低温差非常重要,有时拆模过早都可能导致温度应力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最好的降温办法是埋设降温管道,进行内部降温,既减小温差又降低峰值温度,但是成本比较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