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强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水泥中哪种配料影响其主要强度?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①水泥组分和粉磨细度(比表面积和颗粒...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泥中哪种配料影响其主要强度?

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①水泥组分和粉磨细度(比表面积和颗粒级配)及熟料 质量(矿物组成、强度、煅烧质量等);②试体的成型方法和操作手法;③养护条件;④龄期。 水泥强度测定值是相对的,检测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才能使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影响混凝土强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文从水灰比、水泥、集料、集灰比、养护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

1、水灰比水泥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毛细管孔隙率或胶空比,但这些指标都难于测定或估计。而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水灰比程度下的毛细管孔隙率由水灰比所确定。 毛细孔隙率 Pc=W/C–0。36α胶空比 x=0。68α/(0。32α+W/C) 其中:W/C—水灰比α—水化程度Duff Abrams的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定则指出:“对于一定材料,强度取决于一个因素,即水灰比。

”由此看来,水灰比—孔隙率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着水泥浆基体和粗骨料间过渡区这两者的孔隙率,水泥石在水化过程中的孔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两者都对混凝土体积有影响,当混凝土混合料能被充分捣实时,混凝土的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而提高。

然而,形成水化物需要一个最小的水量。 (W/C)min =0。42α即完成水化(α=1。0)的W/C不应低于0。42。显然在低W/C时预期残留的未水化水泥能够在浆体内继续长期存在,亦即W/C低于0。42,浆体将自我干燥。为避免这种现象,有效的最低W/C比要高于0。

42。在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规定的W/C来保证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的强度,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2、水泥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细度。 水泥强度主要来自于早期强度(C3S)及后期强度(C2S),而且这些影响贯穿于混凝土中。

用C3S含量较高的水泥来制作混凝土,其强度增长较快,但在后期可能以较低的强度而告终。而无论通过改变成分、养护条件或者利用外加剂而比较缓慢地水化,都可使水泥产生较高的最终强度。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就导致较高的强度增长率。

但应避免细磨粉的含量。因为当颗粒很细时,间隙水可引起一些高W/C区域。另外,研究表明,直径大于60pm的颗粒对强度是没什么贡献的。

水泥中影响其主要强度的配料是水泥熟料。水泥熟料是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石等原料经过煅烧得到的。其中,石灰石含有钙氧化物,粘土含有硅酸盐和铝酸盐,铁矿石含有氧化铁。

这些成分在煅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相,如硅酸钙、三钙硅酸盐等。这些矿物相决定了水泥的硬化过程和强度发展。因此,水泥熟料的成分和矿物相组成对水泥的主要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因为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凝胶与骨料间的粘结力。水泥强度高、水灰比小,则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水灰比大、用水量多,则混凝土密实度差,抗压强度低。

2、粗骨料 一般的情况下,粗骨料的强度比水泥石强度和水泥与骨料间的粘结力要高,因此粗骨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不会有大的影响,但是粗骨料如果含有大量的软弱颗粒、针片状颗粒、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质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等,则对混凝土强度会产生不良影响。 粗骨料的表面特征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面粗糙、多棱角的碎石与水泥石的粘结力比表面光滑的卵石要高10%左右。

3、混凝土硬化时间 混凝土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在正常使用环境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3—7天)发展较快,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此后强度发展逐渐缓慢,甚至百年不衰。

4、温度和湿度 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在0—40℃范围内,抗压强度随温度增高。水泥水化必须保持一定时间的潮湿,如果环境湿度不够,导致失水,使混凝土结构疏松,产生干缩裂缝,严重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5、建筑施工的影响 混凝土入模后,通过适当的振捣,在激振力的作用下,排出混凝土内的水泡、气泡,使混凝土组成材料分布均匀密实,混凝土中存在较多气泡或缺陷,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会下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