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解释:混凝土上面那层小部分垫层,即最外层钢筋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 (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 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保护层保护的是钢筋,一定厚度是保证钢筋与环境介质隔离.从结构上讲,保护层越薄(就是钢筋靠近表面),受力情况就越好;从使用寿命上讲,锈蚀对钢筋影响最大,保护应该厚一些。
理论说,是指受力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构件最近表面的距离。 具体说,对没有箍筋的构件,是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构件最近表面的距离;对有箍筋的构件,是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土构件最近表面的距离。因为箍筋是横向受力钢筋。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如何定义?
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构件所处的环境分成三大类,五小类,按不同的情况钢筋的保护层和钢筋的型号是不一样的,具体看03G101-1中33页规定。保护层厚度有几种?
保护性厚度:
1、混泥土保护层厚度类型:
(1)、基础中钢筋保护层:无垫层40mm;有垫层70mm。
(2)、预应力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3)、受弯构件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0mm。
(4)、梁、柱中的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5)、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可按基本保护层数值减少10m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10mm。
2、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构造钢筋、分布钢筋等)的外缘。
混凝土梁柱的保护层厚度是多少?
一,是40mm,因为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二,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
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三,参考资料:
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根据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008—11—12发布 2009—05—01实施)
按“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等规定,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设计有:cl≥c-△ (3.6.3)
式中c——保护层设计厚度;
△——保护层施工允许负偏差的绝剥值,对梁柱等条形构件取10mm,板墙等面形构件取5mm。
即在原来基础上增加△。
保护层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如下:(要算钢筋根数,构件长的两边保护层一般是5-6公分,算钢筋长度时候,钢筋末端的保护层有是2-3公分。)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钢筋和箍筋、构造钢筋分开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护层的要求,箍筋也有保护层的要求。但是,新规范统一规定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其实混凝土验收规范上对此有一条说明: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要求,其允许偏差最大值不得超过1.5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