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早强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混凝土早强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混凝土早强剂使用规范?
1、最低温度不低于-5℃的低温环境中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一般需要使用早强剂加速水泥混凝土的凝结硬化,以防止更低温度下水泥混凝土产生冻害,并加速模板的周转,提高施工效率。
2、快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桥面铺装层,特别是一、二、三级公路的平交道口。当一个方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时,不仅正在施工的路面不能通车,而且平面交叉的其他方向的车辆也不能通车。在一些宽度较窄的路面上,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施工便桥,给其他交叉方向的车流提供通道,但在路面宽度较大的一级公路上,便桥跨度很大,便桥的制造难度和造价也随之增大。此时,最好使用早强水泥混凝土在夜间施工,并在最短时间内提供车辆通行便利。
3、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桥梁的快速修复。修复时,不得不缩窄行车道,造成交通堵塞、断交或迫使交通流绕行其他道路,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或其他效益很好或较好的收费公路上,能够早1h通车,带来的收费效益就很可观。此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桥梁等结构修复,应该使用早强剂加速修复速度,尽快开放交通,通车收费,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交通效益和社会效益。
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例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低温下的张拉或正常温度下的提早张拉,均需要使用早强剂加快预应力张拉时间,提高构件的制作速度
水泥早强剂凝固时间?
加入早强剂初凝结在40分钟左右,最终凝结不能大于12小时。不过具体的时间不是固定的,由于水泥、渗入剂的性能并不一样,所以这个时间只能预估。通常来说,初次凝结大概在1-4个小时,最终凝结大概在5-10个小时
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早强剂与防冻剂的区别是什么?
一、性能不一样。
混凝土早强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外加剂,早强剂的品种有: 氯化钙、氯 化钠、芒硝、石膏、水玻璃、铝酸 钠、碳酸钠、碳酸钙、氟化钠、三乙醇胺等。
早强防冻剂在使用中具有防冻、降低冰点、早强效果显著等性能,能够缩短混凝土自然养护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
早强防冻剂以冰晶体转化理论设计组分,由早强、增强、防冻、引气、阻锈等组分组成。适应与各种现浇预应力钢筋砼。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道桥建筑等防冻早期砼。是综合蓄热法冬季施工的首选外加剂。
二、使用的场合和期间不一样。
混凝土早强剂多在冬季或者紧急抢修时采用。混凝土早强剂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并无显著影响,所以应在前期使用。一般来说,当日气温在-5 ℃至 5 ℃之间正负温交替条件下,可使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即可。
如果日较低气温达到或者低于-10 ℃时,可采用规定温度为-5 ℃的早强防冻剂即可。如果日较低气温为-15 ℃,或-20 ℃时,分别采用规定温度为-10 ℃和-15 ℃的早强防冻剂即可。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早强剂与防冻剂的区别是:早强剂是能把砼的前期强度提高,防冻剂可以在冬季施工时提高砼的抗冻能力,保证砼质量
“聚羧酸早强剂”这个说法有点不准确。就目前商品混凝土原料的需求可以分成六种,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石、外加剂。还有水。
其中外加剂是一个大的称呼。细分的话可以分为“缓凝性减水剂”“引气型减水剂”“防冻型减水剂”“早强型减水剂”。看这些名称题主应该也能感觉到,减水剂或者说第三代聚羧酸减水剂是外加剂里的主要成分。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的效果,比如引气、缓凝、防冻、早强。题主所提到的聚羧酸早强剂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复配的时候掺加早强组分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第二种理解是具有早强功能的聚羧酸母液。
具有早强效果的组分大致有这么几种:氯盐类的氯化钠、氯化钙类,硝酸盐类的硝酸钙、亚硝酸钠,有机类的三乙醇胺、乙二醇等等。
至于说早强型聚羧酸 母液,就是通过母液合成过程中通过增加一些试剂达到一定的早强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早强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早强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