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机制砂表观密度试验方法?1、标准砂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 0.25~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机制砂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1、标准砂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 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标准砂灌砂筒的选用及室内标定:   2、 根据集料的最大粒径选用灌砂筒   (1)当试样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试样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3)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达到40mm~60mm或超过60mm时,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以200mm为宜。\n 工地上普遍应用 φ150mm的灌砂筒,它的测深为150mm,其所测压实度仅为这150mm的压实度。但是现场压实层厚度往往在200mm左右,而且一般压实度在压实表层都比较高,往下就难以保证,因此在山区现场含碎石较多的集料应采用φ200mm的大灌砂筒检测为宜。

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什么是表观密度?

颗粒堆积体即粉体或粉体压块的质量除以粉体或压块的外观体积,即是表观颗粒密度。因此,它和粉体的状态有关,是松装堆积还是振实堆积或压成压块,分别称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和压块密度。

    松装密度因充填容器形状和大小,充填方式而变化,ISO和国标对此有统一的标准。规定测量时,将待测颗粒倒入一定形状和尺寸规格的漏斗中,开启漏斗底部小孔,颗粒经定位块进入25cm3±0.05cm3的容积的圆柱杯中,直至颗粒从杯子中溢出。然后用非磁性直尺水平刮去多余颗粒,称重后减去杯子质量得到颗粒质量m,即可求出颗粒的松装密度等于m/25g/cm3。

    振实密度测量,是将颗粒装入振动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振动,直到容器中颗粒体积不再减少。按ISO和国标规定,振动装置由凸轮起振,振幅为3mm,频率为250次/min±15次/min,振动时间为12min

密度是绝对密实状态下测定的所以没有影响。表观密度分为湿表观密度和干表观密度,默认为气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含水后质量增加,体积不便,密度增大。令注:表观密度和视密度是不一样的,视密度是散粒材料的密度表达方式。而且表观密度的体积为自然状态下即包含内部孔隙,内部孔隙包含闭合和开口孔隙。并且表观密度有三种状态,干燥,气干,湿润三种状态。当然了不同的书对这三种状态的表述可能不同,我就发现有不一样的,所以具体如何,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混凝土密度计算公式?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自然状态的容重稍有不同,不是靠计算得到的,是靠相当多的试件测到的数据经统计方法得出的代表值。普通混凝土C15~C60的容重为2380~2400㎏/m³。

混凝土可以按表观密度(即容重)来进行分类。

表观密度即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即:

表观密度=质量/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观密度 直接用重量除以体积

真密度 要扣去空隙容积,具体方法:把试块放水里浸饱称其湿重量,再烘干称干重量,利用差值以及水的密度,得到空隙容积。表观体积减去空隙容积就得到真体积,再用重量除以真体积就得到真密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