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后浇带混凝土要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后浇带混凝土要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有何要求?
1、流程如下: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8天,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合格后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膨胀防水混凝土浇筑,养护28天,同时制作抗压强度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最后隐蔽。
2、现在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网隔断或止水钢板,看设计要求决定,该位置处防水加强;
3、施工时按设计要求或按规范钢筋该断该连设计应该有说明,没有就按规范预留钢筋头后在绑扎;施工期间对钢筋进行保护;
3、后浇带两侧模板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才能拆除;
4、后浇带两侧模板在两侧混凝土浇筑时安装完成,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拆除,在未浇筑后浇带期间该位置采取保护措施;
5、渗水检查,有渗水补漏,隐蔽,验收合格ok。
后浇带设置有哪些要求?
后浇带的规范要求如下: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砼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建筑混凝土工程后浇带的设置要求有哪些?
后浇带用在不允许设置变形缝且受力和变形小的工程部位,宽度一般700mm 到1000mm ,两侧可做成平直缝或者阶梯缝。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抗渗和抗压强度不低于两侧的混凝土,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再施工,施工时应一次浇注,不能留施工缝,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后浇带设计规范?多少米需要设置,哪本规范有提到?
后浇带30-40米需要设计。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这本规范里面有提。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后浇带混凝土要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后浇带混凝土要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