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满包混凝土加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满包混凝土加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涵洞加固内撑法?
涵洞加固主要有以下方法:
1、混凝土管涵的接头处和有铰点接缝处发生填料掉落、引起路基渗水时,应及时封堵处理。处理时,可用枯燥麻絮浸透沥青后填实,或用别的粘弹性资料封堵,不宜用灰浆抹缝避免再次掉落。
2、管的管节,如因根底被压沉陷而发生严重错裂,应挖开填土处理地基后再重建。对根底处也可直接选用衬砌压浆方法处理。有铰涵管如变形大于直径的1/20时,应查明缘由进行处理。
3、压力式涵洞进水口周围路堤如发现渗流、空洞、缺口或冲刷表象时,应及时进行修补处理。洞口周围路基可用不透水性粘土封堵,洞前铺砌或修筑挡水墙。
4、压力式涵洞或倒虹吸管的涵顶路面出现湿斑,应及时处理。可选用涵内顶部表面抹浆、喷浆或衬砌的方法处理。
5、波纹管涵发生涵管沉陷变形,有必要撤除修补。管底应按土质情况做好垫层,管上加铺一层防水层,并留意回填土分层夯实。
6、涵洞的侧墙和翼墙如有脱离路基向外歪斜等变形表象,应查明缘由,加以处理。如属填土未夯实而沉落挤压,或填土中水分过多土压力增大而引起的变形,应更换透水性好的填土,并认真夯实。如属根底引起的歪斜,则需要修补或加固根底。
7、当加宽或加高路基,原有涵洞长度缺乏时,应接长处理。一般可将原有涵洞洞身接长,两头新建洞口端墙和路基护坡;当路基加高加宽不多时,也可选用两头洞口端墙加高和加高加长洞口翼墙的方法。
8、当涵洞方位不妥,排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或排水能力缺乏,引起内涝;或涵洞承载力缺乏,行车不安全时,应予以改造。改造施工可分段进行,以利保持交通,这时应留意断缝处的防水处理。
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2016?
1 超重混凝土结构、防辐射混凝土结构、耐*(碱)混凝土结构等;
2 修建在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区或地下采掘区等的结构;
3 结构表面温度高于100℃或有生产热源且结构表面温度经常高于60℃的结构; 4 需作振动计算的结构。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楼层是预制板的,在预制板上盘钢筋,再浇一层混凝土加固可以吗?
答:可以,但是要严格按规程施工。第一,首先要找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加固方案。
第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分析地基和承重墙的承受能力,设计地基与承重墙同步加固,避免因加浇混凝土使地基下陷或者承重墙倒踏的危险发生。
第三,要找专业施工队施工。
混凝土边角加固?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扩大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
在适筋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构件正截面配筋率不太高的情况下,增大主筋面积可有效地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区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通过新加部分和原构件共同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构件承载力,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墙等构件的加固,但本规范仅对受弯构件的加固作出规定。本方法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拉钢筋一侧配筋率小于0.2%的构件加固。
采用本方法时,原结构、构件按现场检测结果推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级,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应低于1.5MPa。 梁和柱,应采用三面或四面围套的面层构造。 板和墙,宜采用对称的双面外加层构造。当采用单面的面层构造时,应加强面层与原构件的锚固与拉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满包混凝土加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满包混凝土加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