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强度变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混凝土强度变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年内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在常温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强度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只不过早期(14天前)强度发展速率高,后期的强度增长速率逐步减小。这由水泥的矿物组成、胶凝材料组成、加水量、环境湿度等因素决定。在试验室环境中,有试验证明,10年后混凝土强度还有微弱增长。所以,28天后有较大幅度的强度增长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一般的规律:使用纯硅酸盐、快硬型水泥、掺加硅灰或超细矿粉,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块,后期的强度增长潜力较小。使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则早期强度发展较慢,但后期会有较大的强度增长,因为粉煤灰和普通细度矿粉的水化进程较慢。因此,有些工程将粉煤灰混凝土的标准强度试验龄期定为56天,甚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将试验龄期定为90天。其目的,就是要从设计上充分利用粉煤灰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因为结构并不是在28天后就投入使用,往往要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后才真正承受荷载。
另外,混凝土也可能出现强度倒缩现象,多出现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例如,发生了碱-骨料反应、延迟钙矾石生成等内部破坏。有如,受到环境中的破坏因素作用,高温脱水(100度以上)、冻融、化学腐蚀、硫酸盐侵蚀,等等。
砼的强度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停止增长?
砼强度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停止增长:
1、温度低于摄氏3°以下;
2、达到一定年限后。混凝土结构28天或摄氏600°/d是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以后混凝土强度还会继续、缓慢增长,至100后会轻微钙化,对结构没有任何影响。
混凝土试块为什么一个月后强度反而下降?
混凝土试块形状尺寸主要因为以下两个方面对试块抗压强度值产生影响:
1、"环箍效应"。因为混凝土试件在压力机上受压时,在沿加荷方向发生纵向变形的同时,也按泊松比效应产生横向膨胀。而钢制压板的横向膨胀较混凝土小,因而在压板与混凝土试件受压面形成磨擦力,对试件的横向膨胀起着约束作用,这种约束称为"环箍效应"。通常情况下试块尺寸越小,"环箍效应"作用明显,混凝土抗压强度就会提高。
2、由于大试件内存在的孔隙、裂缝和局部较差等缺陷的机率大,从而降低了材料的强度。 因此,国家标准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为标准试件。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试件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有哪几种?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有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两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主要有: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参考资料: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有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两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主要有: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参考资料: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试块7天达到97%,28天才有107%正常吗?
正常养生的普通混凝土来说是不正常的。但加入了早强剂,养护温度也有所提高,7天强度能达到这个要求,如蒸气养护的话,三天都能达到100%的强度的。但混凝土强度基本上在28天后,处于平衡,即强度的增长变得相当的慢了。基本上是不变了。也就是这个原因或许还有其它的,常用28天的强度作为衡量混凝土强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强度变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强度变化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