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技术要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混凝土技术要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面硬化国家有什么规范与标准?
施工过程:
1、混凝土浇注要求:混凝土地面的强度设计要求≥C30,2米靠尺正负误差≤ 3mm。
2、清洁地面:对于新浇注的混凝土,使用抹光机抹平、压实,应至少养护15天 后再打磨、清除表面的白碱和浮尘。对于旧的混凝土地面或金钢砂硬化剂地面,
清除表面的油污、涂料和松散结构等影响渗透的物质,然后彻底清扫地面。
3、对过于干燥的旧地面,使用清洁水充分润湿混凝土表面。
4、使用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干粉剂按1:5--1:10比例兑水均匀泼洒在地面上,期间必须使各面都有均匀浸泡到材料。
5、当气温较高时,表面的硬化剂由于水份蒸发的原因很快变粘稠,可喷涂少量水稀释变稠的硬化剂,但用量不宜过多。
6、完成上述步骤下一步进行打磨,可使用50#到3000#水磨片循环打磨,每次打磨并根据现场情况浸泡材料。
7、养护:干燥24小时后地面可步行开放,正常使用应养护七天后再投入使用。渗透的硬化剂有效成分逐渐与水泥反应,经常使用湿拖把清洁地面能促进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的凝胶继续反应,能更早获得强度和光泽度 。
8、抛光:成品后的地面随着使用时间的频繁磨擦会变得越来越光亮,也可做完后立刻用机械进行人工抛光,以得出一定光泽度的地坪效果。
混凝土的强度、龄期要求有哪些?
龄期。龄期是指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所经历的时 间,混凝土的强度随着龄期增加而增大,最初的7〜14d发展较 快,28d以后增长缓慢,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其增长过程可 达数十年之久。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3天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现在一般不做要求)(例如:C30混凝土设计强度30Mpa,3天强度时30*50%=15Mpa) 7天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建筑工程梁,板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有哪些?
建筑工程梁、板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有: ①梁、板砼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②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砼用塔吊吊斗浇筑,并用φ30振捣棒振捣。 ③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拖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刮杠刮平,浇水后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抹平。浇筑板砼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砼。
首先梁板混凝土模板安装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结构预拱度起拱,一般为梁板跨服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具体按设计要求确定。
其次,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提请项目监理机构验收合格。
第三,进场的商品砼做好料单检查,以避免误用或不符合要求。
第四,按照经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浇筑。
什么时候用抗冻混凝土?
主要是冬季施工的时候或者特殊地区施工比如说青海西藏等地施工有抗冻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也要算上,比如说建冷库什么的,在建筑行业中,有些施工人员往往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与结构设计有抗冻等级要求的混凝土都称为“抗冻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主要是采取技术措施预防混凝土浇筑后,在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前不发生冻胀破坏就达到了技术要求,应称为防冻混凝土。而结构设计有抗冻等级要求,混凝土自身应具有长期抵抗冻融循环能力的,才应称为抗冻混凝土。
在相关标准规范中,查不到防冻混凝土的术语,仅能查到“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或“冬期施工的混凝土”等词语;抗冻混凝土在规范中的术语是: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
实际上这两种混凝土技术要求完全不同,但标准规范没有给出“防冻混凝土”的定义,或有些施工人员对标准规范学习不够,因此容易引起一些施工人员对这两种混凝土产生误解或混淆。譬如:误认为“抗冻混凝土就是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或“大热天为什么要浇筑抗冻混凝土?”等。这些误解可能造成对抗冻混凝土的生产、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的重视不够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技术要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技术要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