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浇筑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混凝土浇筑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混凝土浇筑后为什么开裂?
1.混凝土浇筑后引起开裂的原因比较多。有养护不及时、收缩裂缝、钢筋分布不均匀等。
2.混凝土浇筑后,如果不及时养护以及覆盖薄膜不到位,很容易产生裂缝,然后混凝土硬化是一个放热过程,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收缩产生裂缝。钢筋间距分布不均匀保护层过小也容易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防止离析?
1.混凝土浇筑前仓面要清理干净,浇筑面验仓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浇筑;
2.为保证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2㎝~3㎝,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厚度要均匀,避免产生过厚或过薄现象;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严禁采用滚浇法,应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对称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50㎝;
4.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振捣出,避免振捣时间太短或过长,造成欠振、漏振及过振,振捣完应慢慢拔出,严禁速度过快。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左右,不应过深,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
5.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尤其是浇筑顶板,应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点,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浇筑过程中,应控制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如发现砼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变化,应及时处理。
② 浇筑砼时,应注意防止砼分层离析。
③ 浇筑前,底部先铺以2-3c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④ 浇筑时应注意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如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调整或处理。
⑤ 砼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
⑥ 砼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⑦ 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妥善引排,但排除时不得带走灰浆。
⑧ 浇筑过程中,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止水带和预埋件表面的灰浆。⑨ 浇筑到顶时,应即抹平,排除泌水,待定浆后再抹一遍,防止产生松顶和表面干缩裂缝等现象。
混凝土浇筑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混凝土浇筑的基本要求:
(1)防止分层离析①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浇筑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②竖向结构,浇筑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3m;③密筋结构,浇筑高度不宜超过600mm。注:若无法满足自由倾落高度要求,应采用串筒、溜槽,或 在模板上开浇筑口。
(2)分层浇筑、分层捣实①插人式振动器:浇筑层厚度>1.25倍振动棒长度;②表面式振动器:饶筑层厚度>200mm。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浇筑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浇筑问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