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度沙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度沙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沙子颗粒度标准?
沙子根据粗细可分为粗砂(≥0.5mm)、中砂(0.35-0.5mm)、细砂(0.25-0.35mm),而建筑行业所用的普通混凝土砂一般以中砂为宜。
建筑用砂可分为天然砂、机制砂、混合砂,建筑用砂只要达到国家标准质量都是可以的。
在各种各样的天然砂中,河沙(0-4.75mm)才是理想的建筑用砂。河砂表面圆润光滑,附着力强,非常适用做混凝土砂。但是河砂资源较为稀缺,国家也禁止随意滥采,加上价格昂贵,所以大家一般都用原料资源充足的机制砂代替,机制砂成品更加规则,可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用户需求;人工砂的材质均一、稳定,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与原料是一致的,没有天然砂那样复杂;砂粒清洁,无泥质和其他有害杂质,性能稳定。
1、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85%,平均粒径为0.25mm~0.125mm的砂石。
2、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0.5~0.25mm的砂石。
3、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1mm~0.5mm的砂石。
沙子的热值是多少?
1.沙子的热值是0.27。
2.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热导率 是指材料直接传导热量的能力,或称热传导率。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热导率的单位为瓦米-1开尔文-1 。热导率 ,其中是导热体的横截面积,是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 是两热源间导热体的厚度, 则是温度差。
沙子的热值,指的就是沙子的比热容。即0.92×10^3J/(kg·℃)。热值表示质量为1kg的沙子,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0.92x10^3j。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
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沙子细度标准?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85%,平均粒径为0.25mm~0.125mm的砂石。
2、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0.5~0.25mm的砂石。
3、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1mm~0.5mm的砂石。
细度模数是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配置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中砂。当采用粗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当采用细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扩展资料
砂,有很多种类,有河砂,海砂,金属砂,天然砂岩粉化后的砂,等等。普通河砂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SiO₂)。
砂是组成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
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人工砂是由岩石轧碎而成,由于成本高、片状及粉状物多,一般不用。
按其产源不同,天然砂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山砂表面粗糙,颗粒多棱角,含沙量较高,有机杂质含量也较多,质量较差。海砂和河砂表面圆滑,但海砂含盐量较高,对混凝土和砂浆有一定影响,河砂较为洁净,应用较广。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细砂之分。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子大小颗粒的搭配比例。砂子的空隙率取决于砂料各级粒径的搭配程度。级配好的砂子,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还提高了混凝土和砂浆的密实度及强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度沙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度沙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