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粥里撒沙子,和珅往粥里撒沙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珅粥里撒沙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和珅粥里撒沙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古代施粥为什么要放沙子?古代施粥放沙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 防止变质:古代没有现代的食品保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珅粥里撒沙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和珅粥里撒沙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施粥为什么要放沙子?

古代施粥放沙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和珅粥里撒沙子,和珅往粥里撒沙子

1. 防止变质:古代没有现代的食品保存技术,食物容易变质。在粥中加入沙子,可以增加粥的重量和体积,使粥看起来更多,同时也可以减缓粥的变质速度。

2. 改善口感:沙子可以增加粥的口感,使粥更加细腻。此外,沙子也可以吸收一些粥中的水分,使粥更加浓稠。

3. 象征意义:在古代,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被视为慈善和关爱的象征。在粥中加入沙子,可能是为了表达施粥者的诚意和善意,同时也象征着粥的珍贵和重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中,由于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考虑,施粥放沙子的做法已经不再被采用。

据传说,和珅在赈灾时往粥里放沙子,是为了杜绝混吃混喝的人。

对于饥饿的灾民来说,能吃上饭就不错了,谁还管其它东西。而对那些假灾民,看到粥里有沙子,也就不再来领救济粮了。

为什么古代喝粥要把沙子放在粥里?

相传粥里掺砂是出自清朝和珅的主意,是因为朝廷对灾区放赈,而放赈的米粥总会有大量的人,或者说受灾并不是那么严重的人,去冒充灾民去占小便宜,导致很多真正的灾民喝不上粥,往往会在放赈的时候抓一把土或沙子扔进粥桶,于是冒充灾民的人嫌脏就不去了,灾民就能够真正得到救济,活下来的人就越多。

当然掺沙子也只是象征性的,而不是真的把沙子掺进去充当粮食大量吃进肚里,让人有所谓的饱腹感。

朝廷赈灾,和珅在粮食里面加沙子,为何乾隆拍手叫好?

 和珅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超级贪官的形象,不过关于他的为官之道却也存在着颇多可议之处。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后来仕途平坦,短短半年,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他曾经兼任六十余重要官职,可见乾隆帝对他的信任。

据说乾隆年间有一次大饥馑,和珅奉旨前往赈灾,眼见哀鸿遍野,人多粥少。他就往往施粥的锅里洒了一把沙子,同行的官员很不理解,和珅解释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是否有沙子的,反而是那些来蹭吃蹭喝的就不来了,这样才能让最困难的人活下来。

当然,和珅说的话可以说是半真半假,还隐瞒了半句话。他这样做并非为了“让最困难的人活下来。”而是用最少的钱,防止暴乱。施粥是防止暴乱的手段,灾民活下来是防止暴乱的附加效果。 和大人的完整心路历程是这样的: 真正饥饿到什么都敢干的灾民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没逼到那个份上的就不来了,这样用最少的粮食确保灾民不造反,我们才能多捞一些

和大人是很了解底层百姓的,他说过,老百姓饿急了,树皮都啃。和珅的本意绝非关注民间疾苦,而是在给贪污这件事情正名,实际含义就是,这老百姓有口吃的就行,至于是粥还是汤,只要不是观音土就行了。

乾隆对和珅的做法拍手叫好,那是因为他想的跟和珅一样——不造反就行了。或者说,因为和珅能理解乾隆的意思,并且坚决执行,才能混得这么好,“君臣颇相得也”。

和珅乃虽然是清朝出了名的贪官,但是确深受乾隆信任,但凡大奸大恶之人,必有真才实学,若和珅没有两把刷子,又怎么能让乾隆如此信任?

乾隆时期国库空虚,自然无法给予足够的赈灾粮食,而且灾民是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而赈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基本上每一次赈灾都要维持好几年的时间才会结束。灾民就是无底洞, 而且还有个个官员的盘剥。再加上和坤发现领取赈灾粮的人群当中,很多人并不是灾民。

他们有的人是附近的贫民,有的人大户人家的下人,这些人混在灾民当中不但消耗了赈灾粮,还让赈灾的难度加大了不少,这些人身强力壮,他们一旦开始领取赈灾粮,那么便会将真正的灾民挤在一边。

思前想后,和珅最终决定了往赈灾粮中掺入糠皮的做法,从食物的角度来说,虽然糠皮是给牲口用的,但是人在食用后也可以消化,而且糠皮便宜,粮食参入糠皮后,本来只够一万人的赈灾粮,瞬间可以满足三万人的需求。

而且面对这种掺了沙子,糠皮后的粥,只有真正的灾民才能够吃下去,和珅正是凭借这种做法,顺利的解决了灾民问题,维护了清朝的安全稳定,

朝廷赈灾,和珅往救灾粮里面掺沙子,为何乾隆拍手叫好?

乾隆年间某地发生洪灾,乾隆派纪晓岚和和珅去救灾,和珅命令手下人往粮食里面掺麸皮和沙子,从中克扣救灾粮。

纪晓岚得知此事质问和珅为什么要这么做,麦麸可是喂牲口的,根本不是人吃的。和珅回答“灾民这时候不是正常人了,不会在乎粥里面有沙子的,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家里有粮的普通百姓来蹭吃蹭喝,才能更有效的救济灾民。”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却说和珅做得对,大大封赏了和珅这个贪官。其实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个问题也觉得和珅掺沙子是对的,只不过就是贪污了国家一大笔救灾粮。

如同今天的经济适用房,不就是有人提出这经济适用房不要设计厨房和厕所么,真正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是不在乎有没有厨房和厕所的。也能避免有关系的人钻空子,让真正没有房子住的人买得起房子。

只能说幸亏朝廷是给灾民发放救灾粮,而不是发放救灾款。如果是发钱的话,估计这些灾民99%会被饿死。因为救灾款根本不会发放到灾民手里,就被当官的以各种名目贪污挪用完了。

不得不说法规再严,都会有人钻空子,无论哪个时代都是不可否认的现实。纪晓岚太书生意气了,也就是太过理想主义了,还没有适应官场游戏规则。

乾隆是一个合格的领导,明明知道和珅贪污,却依旧重用和珅,是因为和珅会办事、能办事儿。其实朝廷也可以直接发放陈旧粮救灾,也可以直接往救灾粮里面掺麦麸和沙子啥的。但是朝廷不能这样做,会丧失民心的。这种毁名声的黑锅,只能由和珅这样的小弟来背才行。

手下有个会办事、能办事儿、会拍马屁、会背黑锅的小弟,当领导的当然高兴了,手下全是正人君子、道德楷模,那要领导干嘛。其实领导都愿意手下们有各种各样的污点,只要这样手下会更听话,才能更好的掌握手下们的前程和生死。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中,纪晓岚和和珅在狱中谈论燕城赈灾粮款贪污的对话,虽是虚构,但体现出了和珅办事的水平。

片中纪晓岚问和珅:燕城贪官层层剥削赈灾粮款,把人吃的粮食换成牲口吃的草料,和大人作何感想?

和珅答:我很欣慰!

纪晓岚问:为何?

和珅说:因为救一个人的粮食能换成救三个人的草料,贪官吃饱了,才会替我去卖命。

纪晓岚又问:贪污还能贪出道理来?

和珅说:这是几十年官宦生涯换来的大道理,清官让人敬,可也让人畏。贪官让人恨,可也能让人用。我不用这群贪官,谁去救这千千万万的灾民?

到了这个问题也一样,和珅在赈灾的粮食里面掺沙子,做出来的饭含有沙子难以下咽,但凡有点吃的东西就不会吃。但灾民不一样,他们连牲口吃的草料都不在乎,还会在乎掺沙子的粮食么?这样一来,朝廷赈灾粮食就能真正进入灾民口中,而不会被各地官员贪污节流。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的因清廉名留青史,有的因贪污遗臭万年。但换个角度看,历朝历代能为国分忧的人物里,贪污和清廉的界限就不那么明显了。比如明代第一清官海瑞,清廉到能让所有官员不敢接近,所以只能放在地方治民,不能拿到中央治国。再比如明代名将陈璘,特能打仗,也特别能贪,连《明史》都说:璘有谋略,善将兵,然所至贪黩。但就这么一个人,平定了两广匪患和播州叛乱,还打出了古代八大海战之一的露梁海战,让日倭此后二百年不敢觊觎中华。

因为事是复杂的,所以人就不能简单。和珅能得到乾隆的赏识,绝对有他“办事”的能力,而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都是“复杂”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珅粥里撒沙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珅粥里撒沙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