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地球的岩石圈是指什么和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球的岩石圈是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地球的岩石圈是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地球的岩石圈指什么和什么?地球是由 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四个圈构成的 地球是一个具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球的岩石圈是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地球的岩石圈是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球的岩石圈指什么和什么?

地球是由 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四个圈构成的 地球是一个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的星球,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大气圈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组成大气圈的大气是地球上密度最小,最易流动的部分,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它们以原子或离子的状态存在。所有组成大气圈的物质都受到地球重力、磁力的控制以及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地球的岩石圈是指什么和什么

地球的岩石圈指什么?

地球岩石圈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岩石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球岩石圈是由几大板块组成的,分别是哪几个板块?

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1、亚欧板块(欧亚板块)是全球六大板块之一。它是由亚欧和欧洲组成。其范围介乎西太平洋海沟系以西、马拉雅-阿尔卑斯山脉为界,以北、大西太平洋为界,以东、北大洋中北部为界。

2、非亚洲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几乎包含整个非亚洲大陆,向西延至中大西洋。它是1968年勒皮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范围基本没有变化。

3、印度洋板块(Indian Ocean plate)为大板块,又名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

4、美洲板块既有大陆壳,又有大海洋壳。在大陆块内部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花哨岩核中心,即克拉通。这个克拉通的大部边缘与称为做地体的地壳物质薄片相邻,这些地体是在漫游的地质年代内通过构造运动陆续贴到克拉通。

5、南极板块简称南极板块,是包括南极和周围海洋表面的一块板块,面积约1690000平方公里。每年正以1公分的速度向大西部移动。

6、太平洋板块是目前所计划分割的全球板块之一,主体位于太平洋中。是一个主要由大洋地壳构成的板块东界为圣安德烈士转换断层层,与北美板块等相连接;西界为马里亚纳深海沟,与菲律宾海板块汇聚一堂。

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大陆地壳通常分为三层,由三种不同成分的岩石组成。最上面是沉积岩层,向下依次是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认为在大洋中脊处岩石圈厚度接近于零,到大陆下部大约100-150公里处。

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的区别?

地球内部结构 ◆ 岩石圈 岩石圈的定义为:“地球的刚性外壳层,是由一些能够相互独立运动的离散型板块构成的,概而言之,板块这种组合就成为岩石圈。” ◆ 上地幔 厚度为20~400千米。

地震波速在其内部随深度增加的梯度较小,在60~150千米间,许多大洋区及晚期造山带内有一低速层,可能是由地幔物质部分熔融造成的。 ◆ 过渡层 厚度为400~670千米。地震波速随深度加大的梯度大于其它两部分,是由橄榄石和辉石的矿物相转变吸热降温形成的。

◆ 下地幔 厚度为670~2900千米。目前认为下地幔的成分比较均一。但因处于极端高温和高压环境,地幔岩石呈现为塑性状态。 ◆ 大陆地壳 大陆地壳覆盖地球表面的45%,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

地壳的化学组成以硅铝质为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岩石:一类是地壳上部的相对未变形的沉积岩或火山岩堆积,另一类是已经变形变质的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带。后者构成地球表面的山脉或在地壳深部,前者多在地壳表层的盆地及其边缘。

地壳可以承受强烈的板块构造运动,所以目前能寻找到38亿年前的地壳。 ◆ 大洋地壳 大洋地壳极薄,其上海水深度平均为4。5千米。大洋地壳从上到下由下列三部分组成:a。 海洋沉积物层,平均厚度约为300米,但其厚度可以从零(特别是洋中脊附近)变化到几千米(大陆附近),VP=2,d=1。

93~2。3;b。 镁铁质火成岩,以玄武岩和辉长岩为主,其厚度为1。7±0。8千米,VP =4~6,d=2。55; c。 海洋层,主要是地幔顶部水化作用形成的蛇纹石,其厚度为4。8±1。4千米,VP =6。

7,d=2。95。洋壳的厚度、年龄随距洋中脊的距离加大而变厚、变老。但洋壳的年龄远远低于陆壳,多晚于中生代。 ◆ 古登堡面 1914年,美国学者古登堡(Gutenberg)发现地下2900千米处存在地震波速的间断面,首先是发现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范围内存在地震波的阴影区,解释为存在地核,其次是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纵波存在一次由13。

6千米/秒突然降低的截面,而横波则突然消失了。后证实这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该不连续面称为古登堡面。 ◆ 莫霍面 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1909年研究萨拉布地区一次地震时发现在地下33千米处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球的岩石圈是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球的岩石圈是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