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质什么属性?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物理和力学性质两个方面。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1、重量:用比重(2.4~3.3)和重度(容重——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两个指标表示。
岩石重度的大小,决定于岩石中矿物的比重、孔隙性及其含水情况。
2、孔隙性:孔隙的发育程度,用孔隙度来表示(孔隙的总体积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其大小决定于结构和构造。
3、吸水性:反映岩石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水能力。其大小与岩石孔隙度的大小、孔隙的张开程度有关。
4、软化性:是指岩石遇水后,它的强度和稳定性发生变化的性质。
5、抗冻性:指岩石抵抗因水结冰产生的体积膨胀力的能力。在高寒冰冻区岩石的抗冻性能较为重要。
岩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
1. 颜色:岩石的颜色是识别岩石种类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光泽:岩石的光泽是指岩石表面反射光的能力。
3. 透明度:岩石的透明度是指岩石允许光线穿透的能力。
4. 硬度:岩石的硬度是指岩石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5. 韧性:岩石的韧性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破裂的能力。
6. 密度:岩石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岩石的质量。
7. 热膨胀性:岩石的热膨胀性是指岩石在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8. 导电性:岩石的导电性是指岩石在电场作用下允许电流通过的能力。
9. 磁性:岩石的磁性是指岩石在磁场作用下被磁化的现象。
这些物理性质在岩石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我们了解岩石的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
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度、硬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其中,密度是指岩石固体相部分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不包括空隙在内,因此其大小仅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密度及其含量;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所占的比例;硬度是指岩石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压力时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压力;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拉伸力时不发生破坏的最大拉力。
岩石是地球表面的主要构成物,其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硬度、磁性、热膨胀系数、导热性等。
其中,密度是岩石重量与体积之比,硬度是岩石抗压强度的表现,磁性是岩石在外磁场下的反应,热膨胀系数是岩石在温度变化下的膨胀程度,导热性是岩石对热的传导能力。这些物理性质对于岩石的形成、变质和变形等过程都有重要影响,也是研究地球系统和地质工程的重要依据。
岩石和岩体有何区别和联系?
岩体是指在一定工程范围内,由包含软弱结构面的各类岩石所组成的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地质体。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并与工程建筑有关。
岩石是指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成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体由各种各样的岩石组成,并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受了构造变动、风化作用和卸荷作用等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改造,因此,岩体经常被各种结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所切割,使岩体成为一种多裂隙的不连续介质。
岩体的多裂隙性特点决定了岩体与岩石(单一岩块)的工程地质性质有明显不同。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岩体中的岩石被各种结构面所切割。这些结构面的强度与岩石相比要低得多,并且破坏了岩体的连续完整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