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抗压实验心得(岩石的抗压实验数据)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岩石的抗压实验心得,以及岩石的抗压实验数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与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区别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岩石的抗压实验心得,以及岩石的抗压实验数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与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区别
  • 2、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 3、材料做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偏低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与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区别

1、定义不同。极限抗压强度是压至破碎时的临界搞压强度,一般在检验时或试验时用到。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是按照标准规定,使试样达到饱和含水状态下,不同性质的材料,在不同的含水状态下抗压强度。

岩石的抗压实验心得(岩石的抗压实验数据)

2、极限抗压强度是个实测值 比如说C2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的就是要达到20Pa,但是要求的极限抗压强度至少要达到设计的115%以上。

3、性质不同,两个之间不能换算。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形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抗压强度是指外力施压力时的强度极限,抗拉强度:σ=Fb/So,抗压强度:p=P/A。

4、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里,混凝土抗压强度只有标准值和计算值。

5、抗压强度 岩石的抗压强度就是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下达到破坏的极限值,它在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

6、两者的应用区别:抗压强度:通常以每平方公分多少公斤,或每平方英寸多少磅。它指把岩石的加压至破裂所需要的应力。强度试验中最主要为抗压强度的试验。

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构造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是由矿物成分在岩石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岩石结 构的不连续性所决定的。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很多,除受力条件和赋存环境等外在因素外,还有沉积岩石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等内在因素,因此,沉积岩的沉积特征与力学性质对岩石的变形机制和井下支护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形成岩石的组成部分、结构与构造及成因等;二是分化和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矿物颗粒愈细、密度愈大,愈坚固,则愈难于作业。胶结物成分和颗粒大小也会影响效果。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如下: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的水理性;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地质环境因素。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的矿物成分是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关键因素。

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般来讲,影响岩石物理性质的因素有两大类:①内部因素;②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孔隙充填物的物理性质。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岩石所处环境的温度、压力、埋深等。

材料做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偏低

1、原因很多:有可能试体受伤。成型时不均匀,试体未振实有很多空隙,试体受力面与抗压夹具受力面没有完全接触……。

2、)含水状况:含水试件的强度较干燥的试件为低。5)表面状况:作抗压试验时,承压板与试件间磨擦越小,所测强度值越低。

3、图 混凝土受压破坏 在进行强度试验时,试件尺寸越大,测得的强度值越低。这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环箍效应二是由于大试件内存在的孔隙 、裂缝和局部较差等缺陷的机率大,从而降低了材料的强度。

4、但这种约束作用随着远离试件端部而变小,大约在距离√3/2a(a为立方体试件边长)处,约束作用消失,所以试件抗压破坏后呈一对顶棱锥体,称为环箍效应。

5、随着温度的降低与应变速率的增高,材料的强度升高,尤其是体心立方金属对温度和应变速率特别敏感,这导致了钢的低温脆化。应力状态的影响也很重要。

6、试件尺寸加大——试验值偏大。(受力面积加大)试件高宽比减少——偏小?(受力高度减小)试件偏离支座中心——偏大?(我估计的。

岩石的抗压实验心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岩石的抗压实验数据、岩石的抗压实验心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