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岩石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岩石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地层程序率?
地层是指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的、火山成因的和变质的成层岩石在内。地层层序率,又称地层叠复律,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烈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
石子的空隙率计算公式?
空隙率=(1-ρ/ρa)×100%
ρ:堆积密度
ρa:表观密度
空隙率: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间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称为空隙率。
与空隙率相联系的是填充率。
填充率:散装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颗粒实体体积填充程度成为填充率。
填充率=V/Va
V:材料绝对密实体积
Va:材料的堆积体积
石子的空隙率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计算方法如下:
通过试验得出石子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用1减去堆积密度除以表观密度的数值,再乘以百分比,即为石子的空隙率。
砂石率计算公式?
灌砂法现场需要记录的值:1、试验前砂+筒重(1),2、砂注满试坑后砂+筒重(2),3、试坑中试样重量(8),4、将湿土烘干称重(7)计算:试坑用砂质量(3)=(1)-(2),量砂密度:(4)一般按1.44g/m3试坑体积(5)=(3)/(4)含水率(10)=[(8)-(7)/(7)]乘以100%湿密度(9)=(8)/(5)干密度(11)=(9)/[(1+0.01(10)]
砂率:SP= 砂的用量S/(砂的用量S+石子用量G)×100%
砂率:
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有显着改变,从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确定砂率的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水泥浆最省时的最优砂率。
砂率的变动,会影响新拌混凝土中集料的级配,使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有很大变化,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显着影响。在水泥浆数量一定时,砂率过大,集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需较多水泥浆填充和包裹集料,使起润滑作用的水泥浆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砂率过小,集料的空隙率显着增加,不能保证在粗集料之间有足够的砂浆层,也会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会严重影响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造成离析、流浆等现象。
砂率有一个合理范围,处于这一范围的砂率叫合理砂率。当采用合理砂率时,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合理砂率随粗集料种类、最大粒径和级配、砂子的粗细程度和级配,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而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通过试验来选择。
砂石率是指砂石在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中的占比。计算砂石率的公式为:砂石率 = (砂的质量 + 石的质量) / 总质量。其中,砂的质量和石的质量可以通过称重或者体积测量得到,总质量是指混合料的总质量。通过计算砂石率,可以评估混合料中砂石的含量,从而控制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
砂率=砂的重量 ÷砂+石头+水泥的总重量 ×100%
1.根据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凝土中砂、石头、水泥的比例和用量。
2. 按照设计要求,量取混凝土中砂、石头和水泥的重量,并加以成组。
3. 将砂的重量除以砂+石头+水泥的总重量,得出结果。
4. 再将结果乘以100,即可得到砂率百分比。例如,如果配合比要求混凝土中砂、石头、水泥的比例为1:2:3,设计强度等级为C30。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岩石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岩石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