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半球的岩石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半球的岩石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球表面东西南北距离中心点在哪里?
地球表面东西南北距离中心点在地球赤道上。
1. 地球赤道是连接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圆周线,沿着赤道方向可以到达任意一处地球表面,在赤道上距离地球中心点最远,因此符合问题所问的距离最远的要求。
2. 由于地球是一颗地球形的星球,如果在地球表面其他位置考虑,则离中心点的距离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地球表面东西南北距离中心点最远的位置应该是赤道。
地球表面东西南北距离中心点在地心。
地心就是地球的中心。地球内部深约2900千米处是地心,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地心是地核的俗称,位于地球内核的中央位置,是地球上能量最集中的地方,地球的结构模型告诉我们,地心周围是厚度约为2900千米的地幔,最外面是我们居住的岩石层。
地球中心点位于地下6000公里深处,甚至是地球核区的外侧边界,这个位置就是地球的中心点。知道地球中心点的位置,但是对其探索是比较困难的,目前的技术是不支持对地球中心点的探索的。
石头是野外的指南针吗?
在荒漠或者雪原里头迷路了,周围一棵树都没有,天气也不好,白天没太阳、晚上没星星,怎么破?这时候也有办法。
你可以找一块大石头,石头也能充当野外的指南针,看石头上哪个部位有潮湿或者长有苔藓,在北半球,长苔藓的一边就是北方。如果周围有雪堆,朝北的一面积雪多融化慢。友情提示,如果你真的在这边迷路,还是先想办法找些食物和水吧。
冬季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吗?
不是只有北半球才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南半球也一样。只不过月份不同而已。南半球的夏季是1月份,是因为地球公转是侧着身子绕太阳旋转的时候,倾斜度为66.5度,因此总有半个球面比另外半个球面倾向太阳,因而受到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比另外半个球面更垂直,这样,这半个球面受到太阳照射的热量既多,
冬季北半球陆地气温(同纬)低于海洋,而不是高于海洋。
不论是北半球或者是南半球冬季气温(同纬)都低于海洋。这是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主要的是土壤、砂土、岩石等固体物质组成,热容量小,冬季降温快,气温低,夏季升温也快气温高。所以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木星的内部是什么结构?
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所谓气态行星顾名思义,就是一颗以气体为主的行星。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其中类地行星有4颗,就是和地球状况相仿,有着岩石地壳包裹着的“硬”行星,在这些类地行星中,地球是老大;而气态行星也有4颗,木星就是老大,所以其他气态行星也叫类木行星。木星不但是气态行星的老大,还是太阳系的大师哥,无论从体积还是质量,它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在太阳系,太阳是巨无霸,占有太阳系整体质量的99.86%。其余8大行星和5颗矮行星,还有173颗卫星,拉七杂八的小行星全部加起来才占有太阳系的0.14%,而这0.14%中,木星的质量就占有了那个“1”,是其余所有行星小行星加起来质量的2.5倍。
所以,在所有的行星中,木星又是一个巨无霸。它的直径14.3万公里,是地球的11倍多;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它拥有的卫星也是行星中最多的,已发现的达到69颗。
美国NASA对木星的探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密集展开,先后发射了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伽利略号、朱诺号等探测器光临木星,在较近距离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和照片。
伽利略号还于2003年9月21日坠毁在木星,以其壮丽的瞬间烟火结束了14年太空探索生涯,以自己的牺牲获取了木星更多更近距离的资料。2011年发射的朱诺号,在结束8年的探测生涯后,也将和伽利略号一样的悲壮。
根据这些人类派出使者们的艰苦探查,对木星的整体结构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木星由于自转速度较快,约10小时转一圈,又是气态流体星球,因此赤道略有突出,成为一个相对扁一些的椭圆星球,扁率为0.06487±0.00015;探测器发现了木星也有一个较为稀薄的行星环,证实了科学家们的猜想。这个木星环宽度约6万公里,厚度约30公里,其中暗环在里侧有5万公里宽,亮环在外侧有约1万公里。
木星的大气层由约90%的氢和10%的氦组成,这里面大概含有1%的其他各种元素。这种元素成分结构与太阳非常相似,只是由于其体积太小,才没有成为一颗小恒星-棕矮星。
一般认为,木星内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内层、中间层和外层。
内层为岩石质内核,约占木星质量的5-15%,核心温度可达到2-3万度,压力可达1-3亿地球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和压力下,物质可能是固态或熔融塑胶样态;中间层为氢幔层,在木星表面25000公里深处,主要由氢组成,这里的气压达到200万个,温度10000度,氢分子被压缩成金属态,以金属氢的状态存在;外层则是25000公里厚度的液态氢。木星的大气圈厚度,从云顶到压力大到使气体液化的部位约为1000 千米。木星的大量热流意味着整个木星呈液态而不具任何固体表面,大气圈下面的物质是液态,即木星壳为液态。
木星还有较强的磁极,磁场强度达到10高斯,比地球大10倍。木星大气层有巨大的风暴,著名的大红斑长4万公里,宽1.3万公里,可以并排放下3个地球,电闪雷鸣,风暴速度达到每秒150米。人类今后最先利用的很可能会是木星的一些卫星资源,据探测,木卫三是太阳系173颗行星卫星中含水量最大的星球,比地球水量大30多倍,木卫二、木卫四水量也是惊人,都比地球多。
这就是人类目前了解到木星的大致情况。由于木星这样极端的条件,人类还没有完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时空通讯原创作品,欢迎大家对这个问题进行点评讨论并发表高见。如喜欢本文可以转发转载和收藏,但请注明出处,尊重作者原创版权。谢谢支持关注和理解。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半球的岩石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半球的岩石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