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范围,岩石圈范围包括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岩石圈范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岩石圈范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岩石圈的范围是什么?岩石圈  岩石圈(lithosphere)  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岩石圈范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岩石圈范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岩石圈的范围是什么?

岩石圈

岩石圈范围,岩石圈范围包括

  岩石圈(lithosphere)

  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大洋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还有一些较小板块镶嵌其间。板块边界有4种类型:海岭洋脊板块发散带、岛孤海沟板块消减带、转换断层带和大陆碰撞带。(见地球内部构造)。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组件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另外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软流层以上至地表的部分,称为“岩石圈”,由于软流层的位置已经在莫霍界面以下的地幔中,所以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部分,岩石圈的厚度大约为60-120千米左右。

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

范围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软流层是由塑性物质组成的。

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厚度不一,是一个连续的圈层。岩石圈顶部有生物存在,二者关系密切。

地核的范围和地幔的范围?

地核(Core)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

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

地幔(Mantle)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古登堡低速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岩石圈范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岩石圈范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