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特点及其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特点及其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具体是: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范

  1)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

  2)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

  3)有很高的抗渗性。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分离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丰富的技术内容,其核心是保证耐久性。

  1、混凝土工程耐久性不足的后果

  混凝土工程因其工程量浩大,将会因耐久性不足对未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总价值约为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维修费或重建费约为3千亿美元。美国50万座公路桥梁中20万座已有损坏,平均每年有150-200座桥梁部分或完全坍塌,寿命不足20年;美国共建有混凝土水坝3,000座,平均寿命30年,其中32%的水坝年久失修。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及其发展?

高性能是近10年才提出的,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本不亚于强度和其它性能,但是不少混凝土建筑因材质劣化引起结构开裂破坏甚至崩塌。因此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和结构中混凝土均匀性要求的提高,工作性成为另一重要性能指标。此外,体积稳定性、变形、抗冲耐磨、疲劳、耐化学侵蚀等性能也受到重视。

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用途与经济合理等条件对性能有所侧重。现阶段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低限可向中等强度等级(30Mpa)适当延伸,但以不损及混凝土内部结构(如孔结构、界面结构、水化物结构等)的发展与耐久性为度。HPC是一种新型混凝土,不仅在性能上对传统混凝土有很大的突破,而且在节约资源、能源、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混凝土工程不断向大规模化、复杂化、高层化方向发展,钢筋混凝土体内配筋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很大,许多情况下由于混凝土振捣困难造成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对于已有建筑、桥梁的加固工程等,往往更是难以用普通混凝土进行正常施工;同时城市建筑物施工因混凝土振捣引起的噪音也越来越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特别需要开发施工中无需振捣成型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在较低水胶比条件下,通过复合高效外加剂,合理使用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优化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而配制出的比一般高流态混凝土的流动性更好,具备更良好的流动性、穿越钢筋能力、抵抗分离能力的新型材料。自密实混凝土在施工中仅靠自重就能填充到复杂模型的各个角落,具有均匀自密实成型性能,同时硬化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但由于对高性能混凝土认识不足、概念不统一、基础研究滞后,以及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致使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还不广泛。同时,混凝土生产普遍存在强度等级偏低、绿色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控制不严及施工粗放等问题,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为此,国家高度重视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工作。从2013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就把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工作作为部里的中心工作之一来抓。到目前为 止,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为了做好推广应用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首先做好组织保障工作。成立了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确定技 术指导组的工作任务,为有关专家颁发聘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