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C50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C50混凝土强度7天到28天增长率过小,后期还能增长吗?从你的强度看,7天就已经达到48....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C50混凝土强度7天到28天增长率过小,后期还能增长吗?

从你的强度看,7天就已经达到48.8MPa,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98%了,结合你的配比,如果养护等不是太差,我觉得正常情况下,28天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一点问题没有,即使达到115%按理说也是不成问题的。

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C50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

混凝土标号在保持湿润的强度能增长多长时间?

  混凝土标号以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作为标准。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fcu表示。

冬季混凝土前期强度比夏季增长慢?

混凝土强度生长有温度要求,不能为零下或者长期温度低于5℃。冬季施工使混凝土受冻,水泥等原材料无法发挥作用,强度无法生长。所以冬季施工对混凝土强度影响非常大,如果混凝土受冻严重,极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或者大大低于要求,也就是会造成“豆腐渣工程”。

冬季现浇混凝土28天强度只达70%,为什么?

在商品混凝土浇筑后尚未硬化前,低温下内部水在结冰时体积会发生9%左右的增长,同时产生约 2500 kg/cm2的冰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商品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早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结晶,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黏结力,从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商品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空隙,而降低商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由此可见, 在冬季商品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

新浇商品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商品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愈长,强度损失愈小。商品混凝土化冻后(即处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如达到R28的35%)的商品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商品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由此可见,商品混凝土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从而避免产生商品混凝土早期冻害。使商品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一般称临界强度,我国规定临界强度为不低于设计标号的 30%, 即不得低于 35 kg/cm2。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