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混凝土养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混凝土养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
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如周围环境不存在该条件时,则需人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方法有:
一、自然养护:分洒水养护与喷洒塑料薄膜养护。前者用草帘等将混凝土覆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二、蒸汽养护:将混凝土构件放在充满饱和蒸汽或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的养护室内,在较高温度与湿度环境中加速混凝土硬化。
混凝土养护有哪些方法?
混凝土的养护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仰浮两种:现浇砼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养护期内,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怎样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持表面湿润,可以使用覆盖物或者喷水来避免水分流失。在初始凝固阶段,需要避免大幅度的温度变化和直接阳光照射,可以采取遮阳措施。在养护期间,还需要避免车辆和人员的进入,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根据天气和混凝土的种类来确定。养护期结束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会得到有效提升。
混凝土的养护有哪些规范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标准要求为: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混凝土的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
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正常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对于已经拆模的混凝土表面,应用草垫等覆盖。
2015混凝土养护规范?
一般拆模后就可以立即放在水中,只要养护温度和湿度满足要求就行。但是如果严格按照规范上的要求就是不可以的,具体参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的养护
1、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室内,试件应放在架上,彼此间距应为10 mm -20mm,并应避免用水直接淋刷试件。
2、采用与构筑物或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即应覆盖表面,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
3、标准养护龄期为28天(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养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混凝土养护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