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的主要作用和要求是什么?
混凝土配置了钢筋,这样的混凝土就是钢筋混凝土,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结构拉应力,一般根据结构的受力的大小和应力的不型式,配备不同的材质的钢筋,不同大小直径,不同数量的钢筋,使的结构可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同时还要一定的安全系数。
钢筋受力的十大特征?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1.梁的正截面破坏
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有关,影响最大的是配筋率。
随着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可能出现适筋、超筋、少筋等三种不同性质的破坏。
适筋破坏为塑性破坏,适筋梁钢筋和混凝土均能充分利用,既安全又经济,是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的依据。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均为脆性破坏,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2.梁的斜截面破坏
影响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很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荷载形式、箍筋和弯起钢筋的含量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配箍率。
3.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利用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很弱,钢筋的抗拉能力很强的特点,用混凝土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钢筋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继续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以后,荷载再略有增加,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由于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十分接近,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二者之间的粘结,从而保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
简述钢筋混泥土桥的一般特点?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建筑材料。用这种建筑材料建造的梁桥具有能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以及美观等各种优点。
钢筋混凝土梁桥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是结构本身的自重大,占全部作用设计值的 30% - 60%,跨度愈大则自重所占的比值愈显著。
鉴于材料强度大大部分为结构本身的重力所消耗,而且,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状态是带裂缝工作,因此它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受到影响,这就女士阻制了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跨越能力。
此外,就地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桥,施工工期长,支架和模板耗损的钢材和木材较多。在寒冷地区以及在雨季建造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桥梁时,施工比较困难,如采用蒸汽养生以及防雨措施等,则会显著增加造价。显然,上述的优缺点都是与钢桥、圬工桥等其他材料种类桥梁比较而言的。
目前,公路钢桥一般在大跨径桥梁中比较经济,而建造圬工拱桥费工费时,还要受到桥位处地形地质的限制。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特别对于公路上最常遇到的跨越中小河流等障碍的情况,常常优先考虑建造中小跨径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而言,在技术经济上合理的最大跨径约为20m。悬臂梁桥与连续梁桥适宜的最大跨径为60 - 70nb
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才出现,但发展速度却很快。一百多年来,钢筋混凝土桥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中小跨径方面。混凝土中配置钢筋组合成钢筋混凝土材料来砌筑建筑物是1861年左右开始的,首先建造的是水坝、管道和楼板。1875年,法国的一位园艺师蒙耶(1828~190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这座桥长16米、宽4米,是座人行的拱式体系桥。当时人们还不明白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和钢筋混凝土受力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因此,桥梁的钢筋配置全是按照体型构造进行,在拱式构件的截面中和轴上也配置了钢筋。桥拱是个椭圆形,这是因为这位园艺师长期用铁丝网夹在混凝土中制作花盆、管罐、贮水池等,或者是他受了椭圆形古石拱桥的影响。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